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利氏澳鱂 (Austrofundulus leohoignei "Sanare VEN 2009-02") 孵化紀錄以及幼魚照顧

一個月前將剛收到的利氏澳鱂魚卵下水孵出十隻小魚,由於先前飼養魚仔的經驗,結果不是很理想,到現在只剩下3隻,其中有一隻成長速度飛快,而且牠還趁我八月中去日本一個禮拜的時間吞了另外兩隻牠的兄弟姊妹,另外還有一隻長得很慢而且一直游不太起來已經先被我隔離單獨飼養了。

後來兩次下水都沒孵出任何仔魚,因為我收卵時土弄得不夠乾,後來找了網路上的影片才知道,收卵時要連同土一起用手用力擠乾,因為鱂魚卵很有彈性所以不用怕卵會被壓爛,擠乾後再放著風乾一下子才可以收起保存。幾天前再一次下水總共收到4隻仔魚,比起第一批孵化的仔魚整整遲了一個月,剩下的卵因為先前不當的保存都已經發霉壞掉了,所幸這四隻仔魚看起來健康狀況還算OK,按照Vic大所說的這包卵共有26顆,我的第一次孵化經驗只比五成多一點點,實在不甚理想。

利氏澳鱂的仔魚比起其他鱂魚仔魚來說算是比較簡單好照顧的,剛出生體長就有4mm,可吃下剛孵出的無節幼苗或是水蚤幼苗,理論上無節幼苗是比較好的飼料,但我比較怕麻煩而且養的也不多所以選用了水蚤,這可能是造成我的幼魚長成率不高的原因之一。長得快的幼魚一個月便可長到約3cm的體長,已經可以一口吞下成體的德國米蚤,照顧上更顯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